赣超:听劝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
本报讯黄健恒、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报道:7月17日,记者从江西省足球协会了解到,自“赣超”联赛开赛以来,赛事的直播热度持续上升,吸引了众多网友积极参与讨论,为联赛提供各种建议。针对球员背后姓名的显示方式,有不少网友提出了见解,认为应将球衣上的拼音改为汉字,这样更能体现地方特色,也便于观众直接识别运动员。“这个建议太中肯了,看直播时总感觉有点‘认不出’,如果换成中文名字就亲切多了。”一位网友留言表示。
据了解,“赣超”的首轮比赛中,球员姓名采用了与中超、中甲及中乙等职业联赛相一致的拼音格式。考虑到本地观众的识别习惯及文化认同,组委会迅速采纳了这个建议,并与赛事的装备供应商卡尔美体育进行紧急协调,从第二轮开始逐步将球衣更换为汉字。目前,由于联赛涉及到11支球队,每队最多有50名参赛选手,且每人有两套球衣,总计超过1100套服装需要重新印制和分发,因此在第二轮的赛事中,可能会出现部分球队球衣为汉字,而部分球队球衣仍为拼音的过渡状态。预计到第三轮时,所有球队的球衣将统一完成更换。
江西省足球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‘赣超’不仅要比赛精彩,更要提升全民参与的体验感。”除了球衣的改进,网友们对直播画质和解说质量的建议也受到了重视。一些观众反映,部分比赛画面偏暗、偏黄,影响了观赛体验。对此,赛事直播团队已按照中乙标准配置,采用四机位拍摄,并在重点场次增设至五个机位。但由于个别场地的照明条件尚需改善,各赛区正在评估相关主场硬件设施的升级方案。同时,针对“个别解说不太懂球”以及“听起来不够带劲”等问题,赛事组委会已启动内部审查与整改流程,计划重新招募与培训解说人才,以提升赛事的专业性和趣味性。
球衣能改!画质能升!解说能换!从赛前的口号和球队名征集,到赛中的规则优化和内容互动,‘赣超’正朝着一场真正由全民参与、网友共创的足球盛事迈进。这不仅是江西足球走向职业化的窗口,更是地方赛事社会化运营的典范。每一条来自网友的建议,都可能成为下一轮联赛的“实装内容”。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,期待更多创新与突破,为江西足球增添光彩。